將ovh小雞的附加ip拿到其它獨立服務器(esxi)上使用
之前購買的某家idc特價服務器只有1個ipv4,裝了proxmox ve之後按照hostloc幾年前發布的方法折騰了今天勉強可以使用了,但經常新創建的機器分配ip後沒有網絡,經常在調整時會影響到已存在的vm,使用了幾個月之後決定從idc再購買幾個ip,需要低延遲與穩定的vm分配idc的ip,然後創建一個軟路由並設置dhcp服務器,為不需要低延遲和穩定的機器分配ovh的ip,並將proxmox ve換成esxi.
之前購買的某家idc特價服務器只有1個ipv4,裝了proxmox ve之後按照hostloc幾年前發布的方法折騰了今天勉強可以使用了,但經常新創建的機器分配ip後沒有網絡,經常在調整時會影響到已存在的vm,使用了幾個月之後決定從idc再購買幾個ip,需要低延遲與穩定的vm分配idc的ip,然後創建一個軟路由並設置dhcp服務器,為不需要低延遲和穩定的機器分配ovh的ip,並將proxmox ve換成esxi.
RT
由于zerotier经过gfw一直蜜汁掉速,所以闲的发慌的时候一直在寻找zerotier的代替方案,最后确定的有wireguard/tinc/n2n三个,n2n配置之后不知为何无法正常连接,wireguard则现在作为其它用途所以不考虑,最后剩下的只有tinc,本篇主要讲如何配置tinc
最近一直考虑到底要用啥代替ros,之前试过pfsense和opnsense但由于无法运行wireguard或者zerotier便放弃了,然后搜了一下发现vyos支持wireguard,想起之前在vultr上试过这个系统,由于没有luci之类的web页面,装完系统随便看了下就放弃了,最近有空便又试了一次vyos,记录下配置过程,顺便一提虽然这次配置好了bgp,但是我决定要换回最初的ubuntu+bird,因为仔细想一想,当时用ros就是为了它的过滤器和bgp配置都能从winbox和web页面配置比较方便一点,换成了vyos不但是一个陌生的os,而且也没有luci之类的web页面,不如直接换回最早的方案.
折腾routeros有一段时间了,虽然当时给所有的bgp节点换了routeros,但是仍然没找到能与gfw内的设备建立稳定连接的方法(毕竟routeros的连接方式就那几种,大部分已经可以被识别并被封锁),于是最近寻找其它方法来为gfw内的设备提供稳定的ipv6服务,最后选择了ubuntu+bird6+wireguard这套方案,并记录下实现过程.